18世纪60年代,英国掀起了一场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的工业变革,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世界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它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20世纪50年代,承载着人工智能概念的“图灵测试”被提出,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人工智能研究探索过后,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高手。如果说提出图灵测试到机器完胜围棋高手的66年是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懈努力探索的一个小结的话,那么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机器进化而言,解放生产力或许依旧是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一样,是值得去思考的永恒话题。
近日,美团发布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据了解,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将构建成为一个可应用落地场景、树立行业标准、集合产研技术需求、整合硬件资源需求、最终服务于加入平台的每一个涉及到配送产业链企业的无人配送产业生态圈。而在此之前,美团早早就在做无人配送计划。美团无人驾驶首席科学家夏华夏透露称:“自2016年开始无人配送车研发以来,美团内部推出的产品已经迭代到第五代。”
对于无人配送服务的这个概念甚至于是“雏形”我们并不陌生,从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的“Prime Air”到国内电商巨头京东、阿里的无人配送解决方案悉数到场,到在此之前同为“本地生活平台”的饿了么宣布已获准开辟了国内第一批共17条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无人化的配送服务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未来,除了给你派件的快递小哥之外,为你送来外卖午餐的也可能是机器人。
移动互联网时代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两个“扛把子”饿了么和美团的无人配送方案悉数到场,其出发点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追逐还是自有场景效率提升正向导向呢?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整体订单规模达37.12亿,这一数据在2016年Q1仅为2.9亿。此外,2017年即时配送行业用户规模达到2.93亿人,预计2018年将突破3.55亿。如此庞大的订单规模、用户规模体量离不开背后数以万计的“外卖小哥”。尽管即时配送行业用户规模增速放缓,订单规模增速也趋于稳定,但是即时配送服务体系有很浓烈的劳动密集型的色彩,类比之下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手工劳作”方式。
此外,与电商物流体系下有集散站可以做快件的调度不同的是,外卖配送的起点是分布式的商家、终点也是区块化的分散式客群,如此一来造就了即时配送服务对于人力消耗的最大特点。
因此,配送平台除了应该注重消费市场服务的品质化需求之外,平台的智能化以及模式的创新化问题也亟待解决。未来的即时配送平台将立足于本地生活服务,在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应用上发力,优化上中下游产业链,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美团、饿了么另辟蹊径——无人化送餐服务先后到场,但是无人配送行业的先机就一定是即时配送行业的未来吗?
在亚马逊CEO贝索斯提出“Prime Air”的无人机送货服务的想法后德银曾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称利用无人机或机器人送货可以为亚马逊提供最大的节约成本的机会,估计“最后一英里”运输成本将降低 80%。放到国内来说,随做不到这种理论上的运输成本的降低幅度,但是京东、阿里、苏宁等企业的无人配送服务也基于效率提升、用户购物体验感提升、运输成本降低而展开。
到了美团、饿了么的即时配送服务范畴之下,无人配送服务所面临的基础环境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相比较与电商所配套的无人配送服务而言,外卖配送场景下的无人配送服务对于时效性要求要高得多。简单的说就是网购我可以等到第三天收获,但是点一个外卖让你等3个小时这件事就行不通。
所以,完全套用电商无人配送的那一套模式必然是行不通的,不过在新零售场景下,快速、及时、实时的短距离物流配送将成为刚需,这恰好也是美团们即时无人配送服务潜在价值体现。
文丨李民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关注科技互联网,有趣、有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