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一阳指”,改练“六脉神剑”的OPPO何时能“后发先至”?

文|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段永平可能也没意料到,中国的商业环境变化在十多年间会如此之快,甚至“买卖也不是品牌自己说了算了”。

段永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科技巨头”、“隐形富豪”、“闲云野鹤”都是他的外号,靠着“学习机”和“游戏机”硬是让自己成功跻身“前浪”。

通过他一次次的投资与采访,能够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坚持自我”的人,而这个“坚持”也对他周边的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首当其冲便是他的几位“门徒”,陈明永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

作为OPPO的“掌门人”,陈明永在“商业套路”和“生意模式”方面都与段永平如出一辙,信奉“敢为天下后”,但如今也是有苦自知。

想修“一阳指”,却被逼着练“六脉神剑”

前两日,OPPO Reno4的线上发布会如期而至,除了Reno4系列手机,一起发布的还有三款智能硬件,分别是耳机、手环和路由器。

稳步丰富IoT产品布局,在手机业务持续下滑的背景中,OPPO也难逃“真香定律”,但走向IoT可能也并非OPPO所愿。

在多年前,段永平就“生意模式”这一话题,曾表达过他的看法,他认为“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就如当年的苹果,或者像任天堂(索尼游戏)之类的,单一产品的模式具备太多优势。

“知行如一”段永平的商业路径也一直是在执行“单品模式”,无论是小霸王、还是学习机,卖机器就是卖机器,生态?没想过,当然那时也没有生态一说。

再看OPPO的路子,OPPO从成立之初定位就非常精准,从卖MP3到卖手机,业务一点也不复杂,包括在产品线方面同样是怎么精简怎么来,直到2012年左右,架不住几乎所有品牌都开启了“机海战术”,OPPO也只能拍马而上。

至于“其它”更是基本没有,OPPO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卖好单一产品”,也因为有过成功经验,所以OPPO在“卖手机”的路子上走得也格外坚定。

OPPO的坚定确不是空穴来风,彼时“中华酷联”在国内市场“横行无阻”,特别是在2013年左右,也就“国际大牌”苹果、三星能与他们过过招,而OPPO却凭借一款“旋转式摄像头”手机N1,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获得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这也说明OPPO确实能行。

OPPO的优势,对手机市场有关注的都知道,强劲的线下销售渠道、娱乐营销的玩法,是它立足的根本所在,也是这两个原因让OPPO在2016年左右走向巅峰。

段永平坚信“没有品牌溢价,只有更高效率的打广告”,OPPO也确实如此践行,一边大肆布局线下门店,一边霸屏头部综艺、请代言,都是“高效率广告”的形式之一,并且做得无可挑剔。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疑”与“挑战”开始不断涌现。质疑是,OPPO是手机科技公司?为何看起来更像是一家销售公司。关于OPPO掉队、OPPO再次掉队、OPPO“疲态尽显”等言论更是屡见不鲜。

而挑战在于,OPPO赖以生存的护城河,也就是线下门店和营销,正被竞争对手蚕食,因为OPPO所建设的护城河没有唯一性,你能建,别人也能修。

譬如在线下门店这一块,从始至终,OPPO门店的唯一优势就是数量,在效率、标准化、品类等各个方面却输了个精光。

据OPPO此前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OPPO门店数量已经降至20万左右,两年左右时间已经少了5万多家,且随着OPPO对于线下门店补贴的减少,加上今年疫情使然,数量减少的问题还在加剧。

至于娱乐化营销,OPPO也早已不再“一家独大”,包括荣耀、小米一款手机同样可以请出三位明星代言,同样也能走到各大综艺的荧幕中,像最新的小米10就是各大综艺的“常客”。

换句话说,OPPO虽然优势明显,但短板也很突出,“高价低配”一直被人诟病,就包括这次新推出的Reno4系列,3000—4000元的售价,配置的却是骁龙765G处理器,依旧让人大呼“劝退”。

竞争者凶猛,护城河倒塌,压力之下,OPPO不得不变,2019年至今可以看成是OPPO一直处于“转变期”,布局IoT也好、造芯也罢,又或许从拥抱互联网的那一刻起,作为手机厂商OPPO就真的“死了”。

原本只是想修炼个“一阳指”,却被硬逼着练起了“六脉神剑”,但是能练“一阳指”就能练“六脉神剑”吗?这是摆在OPPO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后发制人”还是“后发不至”,OPPO的话语权还在吗?

“敢于为人后”这是段永平的核心理念之一,同样在深刻影响着陈永明,于是OPPO也拾起了这一精神。

“敢于为人后”还有下一句,叫“后中争先”,愿景嘛,当然是好的,但现实可能并不会如此顺遂。

2019年年初,OPPO宣布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推出子品牌“智美心品”,计划建立开放性loT平台。在外界看来,OPPO终于迈出了走向IoT市场的第一步。其实真要细究起来,早在2014年OPPO就推出了首款智能手环O-Band,最终却是不了了之。

而此时,小米在IoT领域已经跑了整整5年,上百款硬件产品、海量设备所带来的大数据优势以及庞大的生态链布局,这已经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赶超的了。

段永平为什么会推崇“敢为天下后”?他认为,“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后面跟进的,开路先锋并不好做。”于是也就有了陈永明当年的那段话,“我从业已经20多年,我从来不关心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可以发现,这与小米、雷军的理念截然相反,毕竟在雷军看来“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正是这种思维导向上的差异化,使得小米在手机业务下挫之时,也能凭借IoT业务立而持续前进。

据Gartner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同比下滑达到20%以上,各大厂商都在下滑,也就小米保持了1.4%的微增。

具体到业务布局,手机业务在小米整体业务比重越来越低,目前已经不足60%,而IoT业务的比重却在持续上升,2019年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30%。

小米2019全年总收入能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58亿元,同比增长17.7%,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达人民币62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1.7%,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反观OPPO至少目前依旧还是手机业务的“一言堂”,从当下市场来看,“敢于为人后”并没有给OPPO带去任何新的优势,甚至可以说OPPO被这一理念拖累颇深,对手们越跑越快,越跑越前,就如雪球效应,别人的雪球已经巨大无比,此时OPPO不紧不慢的才开始滚,确实沿着对手们的轨道是能让你避开大石,但那时地上还有雪可积吗?

“一阳指”被破解,“六脉神剑”还没练成,真想实现“后中争先”,OPPO只能加速。

2019年在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后,先是在9月正式推出首款无线耳机Enco Q1;12月推出首款路由产品5G CPE T1;再到今年3月首款OPPO WATCH亮相。一年多时间拿出包括手表、耳机、路由等多款设备,加上去年年底陈永明终于说出“OPPO不再是一家手机公司”,也说明OPPO终于下定决心“不做OPPO”了。

纵观这两年,OPPO除了加强在IoT领域的布局,真的还做了许多其它事。

前有,拆分子品牌Realme,且用“国际包围国内”的方式杀回国内市场;之后,与小米、vivo共同联合成立互传联盟,今年2月宣布与“华米O”联手打造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正式脱离“单打独斗”;再到宣布自主研发芯片,这是从“重渠道,铺营销”到“重科技、搞研发”的直接信号。当然还要加上前不久OPPO的重大人事变动,沈义人的离开。

一系列的动作,无不说明OPPO已经完全否定了自己以前的玩法,但在新玩法下OPPO的“后发争先”就能实现吗?

“自我抛弃后”OPPO会迎来新的自己吗?

沈义人的离开,对于OPPO可以称得上一个时代的结束,毕竟在此之前陈永明也是极少露面,可能这也是在效仿段永平,让自己隐于背后,无论如何对于外界而言,沈义人就等同于OPPO。

沈义人的气质,其实与OPPO十分匹配,当然是那个“旧OPPO”,不争、不吵、不碰瓷,沈义人与OPPO的共同点都是一个“稳”字。

在其它领域“稳”或许是一个褒义词,但在互联网、智能硬件行业,说一家公司“稳”,这与问候他家长辈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纵观目前的在行业中超前的玩家们,谁稳?谁一直在稳?答案是没有。前不久还看到有媒体解读OPPO在“以不变应万变”,这纯粹就是扯淡了,再不变OPPO可能真就玩完了。

沈义人的离开,刘波的上位,就是一个“变”的信号。刘波原本是负责IoT产品的新兴移动事业群,而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的成立更是其一手主导,刘波的这番动作,不光是在推翻沈义人给OPPO带去的“稳”,其实也在推翻段永平和陈永明的“后”,为何?因为真要说IoT市场也好,造芯也好,都还远远没到“后”的那个节点,如今谁都在摸石头过河。

早在2015年,陈永明曾表态“可穿戴设备五年内还是一个虚概念”,不早不晚5年刚过,OPPO就拿出了首款智能手表,要说没有刘波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决不可能。

但是,OPPO的IoT战略会成功吗?这一点恐怕OPPO自己也没底,只看最新推出的OPPO WATCH,也算是开了行业先河,一经推出正值6.18便将价格打到了最低,且买手机送手表等一系列玩法,这就是没自信的体现。

一边自我否定,一边自我怀疑,OPPO现在就像一个“矛盾体”。

OPPO当然会没自信,与小米相比,OPPO此时的产品种类还是太少,即便是产品线没那么丰富的华为,凭借1+8+N也要甩OPPO至少两个身位。

退一步讲,能够投身其中,对于OPPO而言已是不易。

至于造芯,与兄弟“VIVO”搭上三星,选择了“拼车”不同,OPPO选择了一条更需要勇气的道路,既“自研”,相当于OPPO选择了“步行”,“步行”的优劣势就十分明显,那就是“虽慢,但健康”。

OPPO之所以会投身“造芯”原因其实很纯粹,就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不愿重蹈华为的覆辙,再让其它企业牵着鼻子走,这可能也是OPPO选择自研的原因,毕竟“拼车”也有风险。

但是造芯有多难,此时OPPO作为一个“职业看客”肯定比我们要清楚,麒麟是华为用了多少年才证明的,而澎湃更是石沉大海。

“马里亚纳计划”是OPPO自研芯片项目的名称,光听名字就知道OPPO清楚、明白自己面对的将是一个多大的“坑”。

知乎网友Eidosper针对OPPO造芯,有过一番“一针见血”的评论,他认为“OPPO真的没有自研的基因,毕竟如果真想自研,那当年的小霸王就应该是自主处理器了。再不行,后面的OPPO MP3也应该是自产处理器。再不行,2G时代下场机会更好。最差,在OV风头无二的660时代就该下场。”

如果是针对“旧OPPO”,大体上说的没错,可“品牌基因”终究不同于“人体基因”,想要改变亦无不可。现在OPPO就是在改变自己的“基因”,在不论能力的前提下,至少OPPO肯努力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勇敢”和“成功”之间并不具备必然联系。

那么在这些变动之后,OPPO的机会就来了吗?或许确实不早,毕竟一步慢步步慢,OPPO已经被竞争对手们落下太多。但应该也不晚,IoT被喊了多年,如今依旧“碎片化”,至于走进应用场景更是还差得远。而造芯,其实除了华为其它国产品牌都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成绩。

所以机会对于OPPO而言是存在的,但最终刘波能带着这个“新OPPO”跑多远,还需要吃瓜群众们拭目以待。

总结

当OPPO不再是从前那个OPPO,是变革,也是自救。但无论如何OPPO从前的那套“敢于为人后,后发争先”实在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市场竞争了,偏激点的如罗永浩,他甚至认为“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属于新一代的智能硬件”,OPPO自然不愿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做点什么”终究比“什么不做”要强。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0 Shar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你可能也喜欢
阅读更多

第三代骁龙8s因什么而生?

  想象一下,当一台手机不再只是通话和上网的工具,而是成为化身为 AI 时代万能的智能终端:它可以是你的私人智能助理,也可以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