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困于996

最近,因为一名员工猝死,拼多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受此事件影响,拼多多股价大幅下挫6.13%至167美元。即便如此,拼多多在资本市场表现依然堪称华丽,最新市值超过2045亿美元,与美团体量相当,是仅次于阿里与腾讯的已上市互联网公司。最近52周,拼多多股价从最低30美元,一路攀升到最高183美元,翻了6倍。

5岁的拼多多算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奇迹,它改变了电商以及科技行业的格局。然而,这次事件暴露出拼多多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修补漏洞、完善组织将是其在2021年的重任,就像阿里、字节跳动等公司都曾经历过的阶段一样:在飞机高速飞行中维修并更换引擎。

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加速渗透,互联网蛋糕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头部公司市值不断攀升甚至倍速增长,行业每天都在上演造富神话。然而,员工猝死、高管猝死这样的新闻,却给行业蒙上阴影。

当互联网不再“阳光”

曾经,说到互联网公司,人们想到的画风很可能是谷歌、Facebook等公司的“硅谷范儿”:自由弹性工作时间,穿拖鞋上班,吃不完的零食,喝不完的饮料,随时遛狗撸猫,甚至去理发按摩……今天,说到中国互联网公司,人们想到的关键词,可能会有高薪,但同时往往会关联到猝死、996、007、大小周等标签。

虽然不是每一个猝死案例都能与“过劳”建立直接联系,但整体来说,互联网公司全员高强度加班、长期处于“战时”状态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996、007、大小周、单休……名目不同,目的却只有一个:加班制度化、形式化和极端化。

高强度工作制度,正在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反感。不只是网友们会批判,一些敢怒不敢言的员工,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零零星星地在匿名社区吐槽。2019年4月,不具名的中国程序员群体在GITHUB上反抗996的项目“996.ICU”(工作996、生病ICU),更是成热门话题,一度引发央媒与外媒的关注。

至于社会对互联网行业加班现象的关注,应该说一直都不少,每次有类似事件出现时,都会引发全网热议。网友义愤填膺,主流媒体报道,监察部门介入,当事企业整改,然而,今天互联网行业的996或者说高强度加班现象,却没有消失的迹象。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只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对于资源垄断性行业来说,互联网行业应该说是高度市场化的。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商业模式的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整个行业的竞争一直都是高度激烈,上至高管、下到员工,都不得不保持着绷紧弦的战时状态。

科技公司壮大得快,没落与倒下更快。曾经如日中天却被大浪淘沙的科技公司,不胜枚举。摆在互联网公司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不断增长,不进则退。

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对手会是谁。阿里与京东将眼光瞄准线下时,拼多多在下沉市场杀了出来,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狙击阿里们时,要做买菜等新业务,要完善支付等基础设施;百度与搜狗、360的搜索战事尚未结束,今日头条从信息流快速崛起成字节跳动,瓜分其广告蛋糕……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没有真正的终局,竞争才是常态。

2012年李彦宏发内部信呼吁员工“狼性”淘汰小资;2013年马化腾说“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马云发动阿里全员以人海战术强推来往;2019年宿华反思快手组织松散、态度佛系,加快步伐;2020年张一鸣在内部游戏交流群发现员工“摸鱼”直言不满……

十多年来,变化的是互联网格局,不变的却是企业家们的焦虑。

企业家的焦虑,转化成对员工的战斗要求。行业内流行的说法是战争、战事与战斗,如果打到没有竞争对手了,还有“无限游戏”,没有消停的时候。既然企业处在战时状态,员工们自然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忧患意识,要拼搏奋斗,说直接点,要多加班。

互联网行业一直有加班文化,近年来加班变得更严重,与互联网发展阶段则有一定关系。

2020年行业就流行一种说法: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进入存量阶段,存量竞争有两个表现,一个是竞争更激烈,此消彼长;另一个是要降本增效、精益求精,企业纷纷提出数字化转型或者智能化转型,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两个结果,都导致加班更严重,因为增加效率最简单粗暴的就是从人抓起,企业HR部门想方设法提高员工“人效”,互联网公司大都会针对加班提供高昂的加班补贴——虽然相对于巨大的产出来说,这点投入并不算什么。

“友商们都那么拼了”

谷歌、Facebook、亚马逊、特斯拉们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样进入了存量阶段,为什么没有这样严重的加班现象呢?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

谷歌们不是不知道战斗的重要性,谷歌16年有一个部门为了项目冲刺,搞了一个“死亡冲刺”项目,时间几周,很多人加班到晚上七八点,周末还要到公司半天。结果,民怨沸腾,员工在周会上向高管投诉,最后负责该部门的副总裁公开道歉不说,参与该项目的员工还拿到了年终奖与额外年假。

段子真假无法确认,但美国科技公司加班不严重,倒是事实,前些年去谷歌、Facebook参观,恰逢周末,偌大园区基本没什么人工作。最近又问了下在硅谷工作的同学,加班(Overtime work)不可能没有,但996这样的加班制度,依然没有出现,未来也不可能出现,如果企业真这样干,可能会被公会或者员工诉讼,会赔得很惨,得不偿失。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环境可以改变人,企业同样如此。当一个市场都不容纳加班文化时,企业就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当一个市场容纳加班文化时,如果友商都在拼尽全力,自己不跟上,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哪怕事实不一定如此)。

美国企业发展历程更悠久,劳动者保护制度相对更加完善,员工维权意识更加强烈,去美国开设工厂的福耀玻璃对工会说不,就体现出这样的市场背景差异。中国互联网行业,当前大都有加班文化,想要学谷歌或者Facebook的互联网公司勇气可嘉,然而基本都已经挂了,很多外企在中国保持不加班文化,最后的结果无不是“败走”中国。

正因为此,我国互联网行业正在出现一种“劳动竞赛”的局面,你搞“996”我玩儿“大小周”,你搞“大小周”我来“超级大小周”,你发双倍加班工资我发三倍,用一个互联网小巨头员工的话说,就是:“友商们都那么拼了,我们不拼也不行啊”。

这些年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市值不断攀升,阿里与腾讯跻身全球市值TOP10,拼多多、美团、京东们正在崛起,中国互联网也出现了很多让国外科技公司学习模仿的创新。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员工们的辛勤加班上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更加“灵活”的劳动制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相对于海外巨头的竞争优势之一,当大家在平行市场时无法体现出来,当大家在一个舞台竞争时优势就很明显。此前,红杉、KPCB、桥水基金等VC等大佬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提醒硅谷企业学习中国公司的玩法。

然而,物极必反,当加班到拼命的程度时,问题就会逐渐爆发出来。

企业是时候改变了

企业要员工加班员工就一定要加班吗?这是一个双向选择问题。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北京一个事业单位招聘三名编外司机,一个要求是211高校本科毕业。当211本科生要去争抢一个司机职位时,获得互联网行业高薪岗位的难度可想而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夸张。

入职前,如果一个求职者在面试时明确表达不接受任何加班,抑或不接受公司约定俗成的加班制度,TA大概率offer都拿不到。如果接受offer,企业法务把关的劳动合约自然会周密地考虑到加班情况,在法律法规层面避免违反劳动法。入职后,则有完整的KPI、OKR或末尾淘汰等制度来确保优秀人才的潜能得以释放。

当然,就加班来说,互联网企业比很多传统企业要厚道一点的是,往往会有丰沛的薪酬或期权等物质激烈,而不是像很多传统企业一样,画大饼白嫖员工的非工作时间。

不过,就算加班工资丰厚,员工就一定愿意加班吗?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没太大争议的。今天随着崇尚个体自由、重视工作生活平衡的年轻人成为主要劳动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变得见仁见智。

马云说出 “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时,在网上换来的是网友们的抨击。跟马云一样发表过类似观点的企业家不少,且无不被骂得够呛,因为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变了:我们年轻人可以奋斗,但绝不接受拼命。

只不过绝大多数年轻人因为现实中的若干问题,不得不做一名奋斗不息的互联网社畜。当待遇同等优渥的岗位不缺人时,当跳槽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时,当被高昂的房贷捆绑时,他们只能在网上匿名抨击996制度,却无法用脚投票,甚至一款想要的奢侈品、一次长途旅行、一次升职机会……都会成为妥协的理由,“还是努力搬砖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愿意996,不代表这个事情是对的。对于任何行业来说,以人为本,才可持续。对于创新驱动、知识密集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更要以人为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想要靠数字化系统与现代管理制度,将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变成流水线,并不现实。让员工工作时间更久,不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用人形式。大家都在做的不一定是对的。

2021年,互联网企业是时候做出些许改变了。

0 Shar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