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2014年成立的嘀嗒拼车,在出行领域选择了另一条路,放弃竞争激烈的网约车,用拼车的形式赚取私家车主的信息服务费,逐渐成为了今日的模样。

2018年1月,嘀嗒拼车更名为嘀嗒出行,还在这一年打通了多地出租车的业务。2020年10月,嘀嗒出行初长成,并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刺,准备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近三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交易额大涨。同样的,其整体营收从2017年的不足5000万元,飙升至2019年的接近6亿元,2020年上半年也营收超过3亿元。在出行的道路上,嘀嗒出行能行得通么?

主营顺风车业务

根据介绍,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覆盖了366个城市,占据了66.5%的市场份额。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APP注册用户总数为1.8亿,平均月活用户(MAU)为1470万。

而易观千帆发布的2020年4月中国顺风车服务平台月活跃用户规模数据显示,滴滴出行顺风车以5334万人位列第一,哈啰出行以1637.5万人排名第二,嘀嗒出行以557.9万人排名第三。

不过,嘀嗒出行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其竞争地位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挽留及吸引用户扩大规模的能力、提供卓越用户体验的能力及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旗下服务的声誉、普及程度、价格、实用性、易用性、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等。

整体来看,2017、2018、2019年,嘀嗒出行的营收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与5.81亿元,同期的毛利为0.24亿元、0.69亿元和4.62亿元。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营收3.10亿元,2019年同期为1.87亿元。

据了解,嘀嗒出行主要通过向平台上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产生收入。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嘀嗒的顺风车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3.7%、4.1%、6.3%、8.3%。

报告期内,嘀嗒出行从顺风车平台产生的收入分别为2770.2万元、7790.0万元、5.33亿元与2.73亿元,分别占其同期总收入的56.6%、66.3%、91.9%与87.8%,占比逐渐增加。

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不过,嘀嗒出行的另一项重要业务——出租车却并未给其带来与其规模相对于的营收。数据显示,其出租车业务在2019年下半年才开始有所营收,全年的收入为626.0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1556.1万元。

根据招股书,嘀嗒出行于2019年下半年开拓“智慧出租车”新业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租车网约市场中,嘀嗒出行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玩家不言而喻,是在移动出行领域尤其是网约车领域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的滴滴出行。

抓住时机扩张

不少人认为,嘀嗒出行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获得迅猛发展,与其竞争对手滴滴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在2018年末的下线整改有关。同期,发力顺风车业务的还有哈啰出行等。

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网约车内参研究员卢布表示,嘀嗒出行对顺风车市场份额的计算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2019年有着特殊的市场背景。这一年,滴滴出行直至2019年11月才试探性地恢复了7个城市的业务。

卢布认为,“嘀嗒出行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占据了66.5%的市场份额。到2020年6月19日,滴滴顺风车已在全国300个城市恢复服务,嘀嗒出行2020年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大幅缩小。”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搭乘订单分别为2360万份、4820万份和1.79亿份。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04.2%和270.5%。

事实上,为了保持对市场的占有率,嘀嗒出行加大了对于顺风车的补贴(“用户奖励”)。根据招股书,嘀嗒出行2020年上半年对顺风车乘客的补贴费用,占其销售费用的比重由2019年的20.5%增至46.1%。

综合来看,2017年、2018年与2019年,嘀嗒出行的服务成本分别为2470万元、4870万元与1.19亿元,分别占其同期总收益的50.5%、41.4%与20.5%。2019年上半年及2020年上半年,分别为4720万元、5530万元,占比为25.3%、17.8%。

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其中,嘀嗒出行付出的补贴金额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576.6万元、915.5万元、139.3万元。滴滴出行的暂时退出,使得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在2019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也正是在2019年,嘀嗒出行削减了服务成本以及销售、营销开支,致使其在2019年实现了经调整净利润为正。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其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51亿元。

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再度加大了对顺风车乘客的补贴力度。数据显示,其在2020年上半年就投入了0.37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14倍。不过,嘀嗒出行对出租车业务的补贴则大幅减少,由2019年的同期4660万元降至450万元。

整体来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嘀嗒出行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9935万、1.09亿元、2.19亿元,分别占其同期总收入的203.0%、930.7%、37.7%。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其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09亿元、0.80亿元。

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压力犹存

贝多财经了解到,作为2019年“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嘀嗒出行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递交赴港招股书后,市场及监管对嘀嗒出行的关注倍增。

今年12月7日,交通运输部等对包括嘀嗒出行在内的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据了解,约谈与近期媒体屡次报道嘀嗒出行等顺风车平台公司的产品安全问题有关。

其中,嘀嗒出行等被约谈的主要原因是嘀嗒“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的运营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交通运输部要求相关平台立行立改,修正顺风车产品,不得以顺风车名义提供非法网约车服务,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举一反三,坚守顺风车本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顺风车规范运行,更好地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而后,嘀嗒出行方面回应称,将“附近订单”功能修正为更能精准反映顺风车本质特征的“临时路线”功能,让临时外出的车主能够基于自身出行需求、通过商圈提前发布出行信息、快捷匹配顺路乘客。

同时,嘀嗒出行表示,其顺风车的“临时路线”和“常用路线”一起,共同受到平台每日接单次数及合乘价格限制,合乘价格为当地商业运营车辆定价50%左右的一口价,且称“在嘀嗒平台上,任何顺风车主都无法实现以营利为目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嘀嗒出行的车主界面,“附近订单”功能模组排布在屏幕下端。通往不同城区的合乘需求被分门别类排列在顺风车主接单界面上,还展示了不同目的地、不同路线上乘客的需求总量,车主可根据情况选择订单。

而交通运输部则指出,顺风车应满足:一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二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车辆;三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四是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从事顺风车业务必须是车主事先发布出行信息,由乘客来选择,而不能由车主选择乘客的出行需求。有地方交管部门认为,嘀嗒出行是乘客事先发布,车主选择乘客,因此不属于顺风车。

其中,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更是明确表示,对于嘀嗒出行等自诩为顺风车的平台公司,不符合指导意见中对于顺风车的定义及要求。“因此,其在合肥开展的顺风车业务一律为违法行为。”

不过,嘀嗒出行则称,从本质上来看,任何顺风车主都无法在嘀嗒出行实现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嘀嗒出行遵循的是车主先设定出行路线,然后根据乘客的路线进行匹配,需车主与乘客双方二次确认方可完成合乘。

在体验中,贝多财经发现,嘀嗒出行设置了“预付车费,接单即走”的按钮,系统提示称,预先支付车费,系统可优先匹配,车主接单无需再次确认。同样的,还有“感谢费”相关按钮。

嘀嗒出行闯关上市压力犹存:抓住时机扩张,约谈与整改并行

换句话说,乘客在叫车时可以通过“加价”的形式,促使顺风车车主积极接单。或者以先付钱这一做法,获得更多顺路车主的匹配机会,增加叫车的成功率。

0 Shar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你可能也喜欢
阅读更多

第三代骁龙8s因什么而生?

  想象一下,当一台手机不再只是通话和上网的工具,而是成为化身为 AI 时代万能的智能终端:它可以是你的私人智能助理,也可以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