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20年:一部“草莽英雄”到“正规军”的成长史

电商行业,入局的玩家多,出局的也多,能不出局并始终保持领袖地位的不多。恰好,京东就是这为数不多的玩家之一。从1998年的中关村柜台,到如今坐拥3亿用户的互联网巨头,回看京东20年的历程,就是一部从“草莽英雄”到“正规军”的成长史。

初创:小柜台也有大天地

1998年,张朝阳从美国回国并创立搜狐,马云经营着他的“中国黄页”,谷歌刚刚成立,腾讯还叫QICQ,百度则在一年后才诞生。京东呢?京东初创,还叫京东多媒体。

24岁的刘强东带着工作两年攒下的12000元,在中关村海开市场租下了一个4平方米的摊位,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和一辆二手三轮车,创办了京东多媒体,主做线下渠道生意,在柜台进货、卖货,先做批发,后转零售。

liuj898a270_b

那时的京东多媒体已经有了现在京东的雏形,刘强东坚持明码标价,拒绝讲价。很多客户谈不下价格,去别的地方转了一圈,又回头和刘强东谈,因为他们发现刘强东这里的价格定得最合理。

当时还没有“用户体验”这样的概念,只有客户会成为回头客的朴素观念,但就是这样“客户为先”的价值观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如今的京东已经是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

成长:“一意孤行”成为一站式消费平台

此后,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在中关村名声大噪的京东如同壮士断腕一样放弃已经成熟的线下渠道,掉转船头走上了日渐趋热但前景尚不明朗的电商行业。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京东必将按照国美、苏宁清晰的商业模式发展,刘强东的决策也被外界视为“一意孤行”。

如今回过头看,他们一定会称赞刘强东的“一意孤行”。2007年,电子商务融资加速,电商行业大跃进式的增长,中国电商市场飞速扩大,京东也从今日资本获得了第一笔千万美元融资,从此进开始了从线下零售转型电商的大步迈进,进入全品类扩张期。

京东稳步把握品类选择,从IT产品,到数码通信、小家电、大家电、日用百货,再到图书。刘强东的“一意孤行”再次让京东从3C电商成为一站式消费平台。

困难:自建物流无人投资

不过,快速成长的京东也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来自于京东如今的护城——自建物流。那时候,中国的快递行业没有完善规范的物流体系,服务质量差、暴力分拣等现象屡见报端,京东70%的客户投诉来自物流,客户投诉物流送货慢、货物损坏严重。因此,刘强东萌生出自建物流的想法,但这在投资人看来是疯狂的,需要长期大量资本投入的自建物流战略规划无疑是一场豪赌。

随后京东进入了最困难的时刻,2008年正值资本寒冬,在刘强东将第一笔融资用完时,没有任何一家投资机构愿意掏钱拯救一个仿佛无底洞般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直到2010年,京东才获得了高瓴资本2.65亿美元融资和5000万美元追加资金。

这期间,刘强东一天最多看了5只基金,一个星期最多见了42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一个月间,34岁的刘强东便愁白了门庭正上方的头发。好在所有努力都值得,京东物流已经于2017年实现盈利,成为京东的护城河。

timg

突破:供应链服务输出到全球市场

也是在2017年,京东正式成立京东物流子集团,用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的话说,京东商城成就了京东物流这个品牌,京东物流也成就了今天京东。

伴随着京东物流能力的逐渐开发,京东试图让其自身多年积累的全链条供应链能力更为更多商家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在日前举办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王振辉宣布京东物流将携手航空、铁路、海运、仓储、配送等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的建设,打造一个布局全球的“双48小时”通路网络。

而在今年6.18期间,刘强东确定了京东未来10年的国际化方向,即以物流打头阵的供应链服务全球化,他表示在今后的十年,京东的供应链服务也将大力输出到全球市场。

与此同时,京东近两年一直在大力发展无人科技,从无人仓、配送机器人、无人机到无人车,京东物流越来越越清晰地向外界描绘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

未来:技术!技术!技术

已经趋于成熟的京东并未放弃开拓新业务。2016年,在京东掌舵近十年3C业务的王笑松开始接手生鲜事业部,并于2017年12月底开始运营生鲜超市7FRESH,试图探索京东线上线下供应链共享,通过智能技术和开放的服务,重构“人、货、场”之间的关系的可能性。

未来的京东依然是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未来12年我们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在2017年的开年大会上,刘强东向整个集团传达了京东在未来12年的战略,他说京东集团将朝着技术转型,用技术改造京东在第一个十二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

而在技术转型的道路上,AI无疑是京东技术研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赛道。原IBM Watson Group 首席科学家,现任京东集团副总裁,负责京东AI平台与研究部相关业务的周伯文在入职京东后,“忙”变成了他的关键词,但他却乐在其中,繁忙背后是京东AI在这一年多的实际进展,语音的识别与合成、计算机视觉方面的人体感知和意图识别以及跨数百多个业务场景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取得诸多突破。

周伯文说:“我们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用最先进的AI算法,去做最落地、最贴实际、最接地气的AI应用。”

0 Share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你可能也喜欢